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科技在线行业新闻正文

朱蓓薇:以科技创新推进海洋食品发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8-08-03 16:01:13 浏览次数:11    
图片1.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朱蓓薇不断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推进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落地生根,使大连的海洋食品产业成为国内外相关领域和行业的领导者,对促进大连市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朱蓓薇,是一位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女科学家。她将个人成长融入到国家发展的大格局中,四十年如一日专注农产品、水产品精深加工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她将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与海洋上,把一项项造福民生的重大科研成果推向了市场;她积极推进食品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进程,助力祖国的科技进步与经济腾飞;她学以致用、不辞劳苦,注重培养研发与应用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她热心助人,为国内多所院校的学科发展精心助力;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重大项目纵向课题4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她出版学术著作10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国际、国内授权发明专利百余件。她获评辽宁省攀登学者,辽宁省领军人才等称号,其关键技术转让数十家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70多亿元,有力提高了东北尤其是辽宁省农水产品深加工技术水平,为辽宁省“一带五基地”建设、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朱蓓薇院士的科研创新成果与学术成就赢得了业界的认可和尊重,她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

  热爱与执着从黄土高原到渤海之滨

  朱蓓薇出生于50年代陕西杨凌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在农业技术学院工作,就整天和科研人员一起数麦粒,做试验。高中毕业后,朱蓓薇下乡务农3年,艰苦的农村生活不但没有令她退缩,反而培养了她与农民的深厚感情,激发了她立志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热情。朱蓓薇常常感叹为农的不易,如何能扭转农民的辛劳付出与微薄收入之间的巨大差距,成为了她的最初愿望与不竭动力。

  1978年,朱蓓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连工业大学(时为“大连轻工业学院”)制糖专业,她特别珍惜这段来之不易的学习经历,求学期间她非常刻苦,如饥似渴地吸吮着知识的雨露,扎实的学识功底和勤于思考的优秀品质为她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朱蓓薇毕业留校,从此走上食品科学研究的道路。与此同时,她品学兼修,在学术之路攀岩深造,2004年获日本冈山大学博士学位。

  贴近企业需求让科学研究接地气

  朱蓓薇留校之初,很长一段时间内负责科研中的样品检测,有人认为实验室工作单调枯燥,但她却以此为乐。一个凯氏定氮实验做下来需要几个小时,每天要测10多个样品,虽然辛苦但她始终一丝不苟。这期间曾发生过一个小插曲,当时有一家企业为了考查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故意将相同的小样混杂编号后送来检测,当他们拿到精准的检测结果后,对朱蓓薇赞不绝口,她也因此得到了企业的绝对信任。那时她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实验室刷试管、配料、测数据,正是这份勤奋与执着,练就了朱蓓薇过硬的实践技能。

  在科研的起步阶段,对于一名青年教师来说步履维艰。那时的朱蓓薇并没有想太多,找准一个点,就一门心思地做下去。20世纪80年代初,为解决一些小企业的配方问题,她几乎跑遍了从大连到祖国北疆铁路沿线的每个小厂。经常是周五下班就出发,周一早上就精神抖擞地去上班。那时经费紧张,她不舍得坐卧铺,困了累了往座位下面铺上报纸,躺下就睡。到了目的地再花一、两个小时从车站步行到厂家是常事,睡农家炕也是家常便饭,个中辛苦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因地就简,用医院的针管替代专业仪器进行精确的计量,每次做出让企业满意的产品时,她都无比高兴,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从大城市来的专家能帮着提高产品质量”,是她听到最朴实的赞美。

  紧盯市场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逐步走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这样的改革如一股春风,大大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也为食品科学领域注入了生机。从一开始,朱蓓薇就把目光投向了广阔的社会,紧紧盯着变化的市场。粒粒橙、多肽营养豆奶、海参肽……她的研究不仅提高了多个种类的农产品、水产品附加值,创造了社会财富,也使百姓的饭桌变得更加丰富、营养、健康和安全。

  在朱蓓薇的心里,食品科学就是民生科学,市场需求就是科研的方向。辽宁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大连更是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但由于海产品营养物质含量高,极易腐败,且季节性强,给加工和销售带来极大不便。传统的鲜销或简单加工模式附加值低,难以保存和流通,极大限制了农民的养殖规模,阻碍了海产品企业的做大做强,也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的市场需求。由此,朱蓓薇萌发了将科研重心转向开发特色海珍品的想法。此次研究转向跨度大,难度高,不少同行专家对她的这一选择并不看好甚至表示怀疑。然而,朱蓓薇在把目光投向海洋时,已经进行过深入而成熟的思考:从宏观角度看,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71%,海洋资源的开发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发展;从地缘角度看,辽宁是水产大省,大连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但海产品资源的开发利用才只是刚刚起步,提高附加值、打造知名品牌是大势所趋。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朱蓓薇决心坚定,她说:“我的科研不是为了让自己出名或发财,而是要为社会创造财富,真正为农民做点事,真正为企业做点事。”如她所愿,大连乃至全国的海洋食品产业逐渐向深加工转变,海洋食品的精深加工产业已然成为“蓝色经济”的一支新秀。

  揭示海参奥秘领航海洋食品精深加工产业

  海参是高级海味之最,体内含有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极具开发潜力。可是,海参是一种自溶能力很强的海洋生物,在一定的外界条件刺激下,往往会出现破皮、吐肠、溶解等现象,多年来人们苦恼于它的贮存和加工之难。从1994年开始,朱蓓薇把海参作为科研的重点对象,开启了解决海参自溶难题的艰辛之旅。

  朱蓓薇访企业、下车间,足迹遍布辽宁各地的沿海与企业,甚至为了购买或定制一些实验仪器和设备,无数次往返于大江南北。外出回来,来不及休息,风尘仆仆的朱蓓薇总是第一时间就来到实验室。由于海参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不停地换水,在潮湿的环境中,她要反复地蹲下、起来。而有一次,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迫使她根本无法站立,必须卧床休息。但实验正进行到攻坚阶段,朱蓓薇毅然选择了坚持。她让别人帮忙在实验室一角支起了一张木板床,每天平躺在床上指导实验,一躺就是一个月。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朱蓓薇对于实验的要求依然非常严格,所有数据都经过多次重复验证,确保准确无误。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对海参自溶过程的无数次试验和精心研究,朱蓓薇最终揭示海参自溶的机理,以此为核心,形成了其一整套海参自溶酶控制技术,在探索海参奥秘的征途上取得了坚实而可喜的成果。

  其成果“海参自溶酶技术及其应用”在全国率先突破了海参自溶酶控制技术以及海参体壁热加工质构控制技术,开发了与技术相配套的自动化前处理装备,这一填补了国内海参深加工领域空白的重大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1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该技术解决了海参“贮藏难、加工难、食用难”的瓶颈问题,催生了我国海参深加工产业,引领了我国海参深加工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获奖后,她把技术在辽宁、山东、福建、河北等省的20多家企业实现了产业化,为“獐子岛”等多个国家驰名商标和著名品牌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产品品种由最初的干海参、盐渍海参2个品种,发展到4大类10多个品种,产品销售遍及全国。

  深加工技术的推广有力地拉动了我国海参养殖业,2017年海参产量超过20万吨,产值超过500亿元。海参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精品养殖,使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她也因此被同行誉为“揭示海参奥秘的先行者”。

  海参研究获得成功后,朱蓓薇将主要精力转向了我国水产养殖的最大品种——贝类,突破了贝类热加工食品的质构控制、抗氧化等关键技术,并研究建立了贝类精深加工的技术开发体系,解决了海洋贝类热加工食品的技术瓶颈问题,推动了贝类加工产业向精深加工方向的转变,实现了贝类的高值化利用。2010年她凭借“贝类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再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成为五年内两次斩获国家科技大奖的杰出科研工作者。

图片2.jpg

  倾注心血提携栽培青年人才团队

  朱蓓薇始终坚信,从事科研工作是一名科技工作者职业生涯中最快乐的执守,而培养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使国家科研事业后继有人,也是她作为学科带头人的职责所在。作为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朱蓓薇总是不遗余力的提携后辈,以一丝不苟、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和真诚、谦逊的人格魅力吸引和凝聚着团队每名成员。团队中年轻人较多,如何做好年轻人的发展规划,做到研究方向既有关联,又不竞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坚持学习型团队建设,将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与教学工作融为一体,根据团队成员特点确定不同方向因材指导,合理分配工作任务。为此,她每年都要多次找年轻教师细心交流,梳理每个人的发展思路和研究重点,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的办法,确保每位成员得到锻炼和成长,每次面对面的沟通交流都给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同时,她十分重视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团队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作用,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使其团队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梯队建设模式。这支以70后、80后年轻人为主力军的团队正以朱蓓薇为学术榜样,坚持走在科研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道路上,越来越多的参与和主持国家重大的科研课题,成为朱蓓薇牵头组建的“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的学术骨干,也成为我国食品科学领域充满朝气和希望的一支新生力量。为此,她总是倍感欣慰。

  成就使命大连海洋食品产业腾飞

  15年前,“大连市农(水)产品深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在大连工业大学食品学院批建,这不仅是对朱蓓薇教授卓越科研能力的认可,更体现了大连市政府的殷切期望,朱蓓薇在无比荣光的同时,更感受到了沉甸甸的重担。从那时起,她开始组团队、搭平台、聚人才、建学科、搞创新、出成果、跑企业,她秉承“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辐射推广-产业支撑”的科学理念,不断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推进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加速科技成果落地生根,在她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大连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已成为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单位。“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食品工程技术转移中心”“海珍品精深加工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基地”“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落户大连,成为高校创新制度改革的试验田,成为我国食品特别是海洋食品加工领域的学术阵地和人才聚集地,成为食品加工行业技术与成果来源和扩散地。

  高端科研创新平台的成功搭建,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朱蓓薇放眼整个食品行业,做好海洋食品产业战略、行业标准制定的智囊和参谋,先后发起成立了“大连市农(水)产品深加工产学研战略联盟”“国家虾夷扇贝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国家刺参产业科技创新联盟”“辽宁省海洋食品校企合作联盟”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联盟品牌”和“联盟团体标准”。参与《海洋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战略研究》《现代海洋食品产业科技创新战略研究》《海洋技术领域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子领域技术预测》等国家战略的谋划、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参与大连科技兴海示范基地、青岛蓝谷、合肥巢湖和舟山等国家级产业园区建设。

  截至目前,朱蓓薇团队面向我国的四大海域,聚焦深海和浅海、远海和近海、海水和淡水,已建立产业化基地17个、院士工作站19个、与企业建立发展研究院23个,年服务企业300家,为“獐子岛”“晓芹”“上品堂”“壹桥”“非得”“辽渔”等多个驰名商标和著名品牌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使大连的海洋食品产业成为国内外相关领域和行业的领导者,对促进大连市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图片3.jpg

  多年来,朱蓓薇用坚实的脚步留下了闪光的足迹,真正践行了一名科研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她常说,“做科研工作要胸怀国家、社会和学校,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开阔的视野,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不断创新的斗志。不要在所谓的成就和利益中止步不前,要以一种不断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使命感而努力进取,永不懈怠。”如今,朱蓓薇教授又把研究目标转向了虾、鱼等其它大宗水产品,把科研方向聚焦在“中华传统食品”“功能保健食品”“特膳食品”等大健康产业研究领域,她要带领团队继续深耕蓝色海洋,向海洋要营养,要健康,要效益,这不仅充分响应了国家大力发展海洋产业体系的战略要求,也必将有力推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健康中国梦”的实现。(李亮 周太友)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