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国科技在线行业新闻正文

大而不强,团而不美 美团的“逆袭”与空虚停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10-11 17:22:05 浏览次数:296950    

  美团的股价涨了,随着市值的上升,真如美团自认为的一个“互联网行业新巨头”诞生,还是一个做给资本市场看的“机会噱头”呢?其实纵观美团近几年的发展和业绩来看,答案已经十分明显。作为“亏损之王”的美团点评在2018年的净亏损金额高达1155亿元。

  一边是飙升的股价,一边是沉重的亏损事实,这与美团飞速扩张业务版图,但却并无重量级“拳头”业务的现状十分吻合,而在这种博弈之下,难免造就了当下美团体量超大、却缺乏实际盈利能力,看似上升、实则空虚停滞的尴尬境地。

  100元抽成26元 美团还在做流量消费的生意

  随着人口红利退却,流量市场的争夺已经提升为注意力的争夺,而一向以价格战为长的美团点评,仍然停留于做流量消费的生意。

  最为无可争议的核心业务,餐饮外卖一直是美团的最大营收。但美团在餐饮外卖中的营收方式也颇为粗犷——与商家进行利润抽成,这在本质上导致了美团与商家利益相悖的事实。商家对美团的又爱又恨,也代表着一种并非建立在信任度和忠诚度的松散联系。

  然而美团这种“压榨”性盈利的行为,还是持续不断地变本加厉。日前有媒体报道称美团外卖平台正在悄悄上涨抽成,由原来的15%上涨到22%,更有部分城市商户已经上涨至26%。言外之意是,100元的外卖,其中26元是美团的盈利。

  “所以说这个年头做餐饮根本不赚钱了,要说赚钱最厉害的馆子,那一定是美团他们。”一位经营小面的老板如是反馈道。也有一些老板经过一系列计算后才发现,原来做外卖生意不过是在用自己提供的商品在帮美团挣钱,因此,逃离美团平台的商家比比皆是。

  原本就盈利不强的餐饮外卖品类,却要连同竞争激烈的到店及酒旅业务一起养一个看起来“无边界扩张”的庞然大物,包括美团打车、摩拜单车、小象生鲜、网约车、同城快送、短租业务,甚至电子烟也纳入了布局。

  由此来看,王兴所开启的“Food+超级平台”的战略或只是“一厢情愿”,从本质和商业表现上来看,似乎完全不能成立。而王兴商业眼光的局限性,更将美团陷入了“大而不强、团而不美”的深渊。

  逐利而动却无利可图 美团新布局难救不佳业绩

  早在三年前,王兴就提出了互联网下半场的理论,要求经营模式从用户增长到精耕细作的转变,然而这个下半场应有的动作却被美团各领域的竞争者所率先实践了,最迟缓于换竞争赛道的却是美团本身。

  现在,美团的餐饮外卖不再作为一个纯粹的导流入口,而是通过提高佣金、广告收入、商家服务的营收比重,通过外卖的各个链条来获取更多营收,试图在增加交易场景的同时提高变现率。

  淡定而丰满的计划,却难以左右美团在业务营收和盈利上的急切内心,精耕细作并不能很快带来收益和利润,这是美团“逐利而动”的客观需要,让美团在新布局之下也在不断地品尝“无利可图”的尴尬。

  首先,提高佣金的老办法,损伤商家利润后,存在商家提升价格导致用户承担高价而逃离的风险;美团以付费会员措施补救变相降价无非开启了一个复杂的价格游戏,并没有发生本质商业模式的改变。

  其次,开放配送体系尽管是一个市场需求的项目,但对于美团日渐冗余状态的配送运力和高企的配送成本难题之下,配送场景的再探索也难以找到同餐饮配送需求同等或接近量级的场景,间接弥补配送员空档期的降低配送费方式并不能有效缓解运力成本压力。

  最后,当下美团的业务几乎已经扩展到生活服务各场景,而不管是团购、外卖、电影还是打车、酒店,“补贴”二字可谓贯穿了产品运营的全流程。而面对美团庞大的生态体系,蠢蠢欲动的补贴大战与美团妄图找到盈利点的要求又是背离甚远。

  因此,尚且不会有效赚钱的美团,在业务拓展方面几乎已经做到了极限,但却始终没有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能够伴随产业互联网的进程真正实现“下半场”的有效布局。沉重的体量和无力的创新为美团弥补亏损、找到全新赢利点的道路上设置了重重阻碍,然而,这一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但资本和市场还会留给美团多少探索的时间呢?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